報考2023心理學考研的考生需要掌握哪些復習知識點呢?考研心理學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了“2023考研312心理學:心理學導論復習知識點-早期的情緒理論”相關資料,希望可以給各位考生提供參考。
早期的情緒理論
(1)詹姆斯—蘭格理論:情緒外周理論
該理論由心理學家詹姆斯(W. James)和生理學家蘭格(C. Lange)分別各自提出。
詹姆斯認為,當一個情緒刺激物作用于我們的感官時,立刻會引起身體上的某種變化,激起神經沖動,繼而傳至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情緒體驗。人們悲傷是因為哭泣,害怕是因為發抖,情緒就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蘭格認為情緒是植物性神經系統所控制的內臟活動尤其是血管活動的結果。他們的觀點基本相同,都認為生理變化在情緒產生中是第一位的,個體的情緒直接由生理變化引起。
詹姆斯和蘭格看到了情緒與機體變化的直接關系,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們片面強調植物神經系統的作用,忽視了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因而受到批評。
(2)坎農—巴德學說:丘腦學說
坎農(W. B. Cannon)和巴德(P. Bard)在批評詹姆斯理論同時,提出了另一個情緒理論。他們認為,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沖動,神經沖動經過丘腦,分別向上向下發出,向上傳至大腦,產生主觀體驗,向下傳至交感神經,引起生理變化。身體變化和情緒體驗是同時發生的,二者都受丘腦控制。
坎農—巴德理論也是不完善的,他們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應在情緒產生中的作用,過分強調丘腦在情緒中的作用,而忽視大腦皮層對情緒的作用,是不正確的。
【免費領取】國家線趨勢圖、?碱}型解題公式、考研難度分析等干貨資料~
↑↑掃碼領取